400元3小时上门服务电话_怎么找同城快餐啊_150元qq二维码叫小妹_qq快餐200qq群

 
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处分规定( 2013年6月13日)
发布人:网站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4-05-29   动态浏览次数:289

   第一条 为维护收入分配秩序,严肃财经纪律,规范津贴补贴政策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津贴补贴包括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和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离退休人员补贴、改革性补贴以及奖金、实物、有价证券等。
    第三条 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单位,其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及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个人,应当承担纪律责任。属于下列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ㄒ唬┬姓毓裨?;
   ?。ǘ┓伞⒎ü媸谌ǖ木哂泄彩挛窆芾碇澳艿氖乱档ノ恢芯疾握铡吨谢嗣窆埠凸裨狈ā饭芾淼墓ぷ魅嗽?。
    法律、行政法规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ㄒ唬┪シ垂娑ㄗ孕行律柘钅炕蛘呒绦⒎乓丫髁钊∠慕蛱固?;
    (二)超过规定标准、范围发放津贴补贴的;
   ?。ㄈ┪シ粗泄仓醒胱橹俊⑷肆ψ试春蜕缁岜U喜坑泄毓裨苯崩墓娑?,以各种名义向职工普遍发放各类奖金的;
   ?。ㄋ模┰谑凳┲拔裣押透@龌醣一母锊⒎⒎挪固螅绦喙刂拔裣押透@延玫?;
   ?。ㄎ澹┪シ垂娑ǚ⒎偶影喾?、值班费和未休年休假补贴的;
   ?。┪シ础吨泄仓醒爰臀?、中共中央组织部、监察部、财政部、人事部、审计署关于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问题的通知》(中纪发〔2006〕17号)等规定,擅自提高标准发放改革性补贴的;
   ?。ㄆ撸┏曜冀纱孀》抗鸬?;
   ?。ò耍┮杂屑壑と⒅Ц镀局?、商业预付卡、实物等形式发放津贴补贴的;
   ?。ň牛┪シ垂娑ㄊ褂霉せ峄岱?、福利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发放津贴补贴的;
   ?。ㄊ┙柚卮蠡疃锉富蛘呓谌涨熳V?,变相向职工普遍发放现金、有价证券或者与活动无关的实物的;
   ?。ㄊ唬┪シ垂娑ㄏ蚬亓ノ唬ㄆ笠担┳坪么Γ儆晒亓ノ唬ㄆ笠担┮愿髦置扛刂肮し⒎沤蛱固?;
   ?。ㄊ┢渌シ垂娑ǚ⒎沤蛱固摹?br />    第五条 将执收执罚工作与津贴补贴挂钩,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发放津贴补贴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六条 以发放津贴补贴的形式,变相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七条 违反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有关会计核算的规定核算津贴补贴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八条 使用“小金库”款项发放津贴补贴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九条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职务影响,违反规定在其他单位领取津贴补贴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条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发放津贴补贴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并以发放津贴补贴的形式合伙私分的,依照前款规定从重处分。
    第十一条 在执行津贴补贴政策中不负责任,导致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和本单位发生严重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 不制止、不查处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和本单位发生的严重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三条 对违规发放的津贴补贴,应当按有关规定责令整改,并清退收回。
    第十四条 经费来源由财政补助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有本规定所列行为的,参照本规定第四条至第十二条规定的违纪情节,依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有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应当给予党纪处分的,移送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计署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第31号)